以及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几分身体协调天赋。
他能清晰的感知并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手腕和指节,
努力将每一个动作都调整到周夫子所要求的标准。因此,尽管他的手指因为年幼而略显纤细,
力量也尚有不足。但他很快便掌握了正确的执笔要领。那标准而稳定的姿势,
让一旁观察的周夫子都暗暗称奇,心中更是对这个弟子的天赋赞叹不已。接着,
周夫子拿出了一本不知从何处寻来的,略显残破的《颜氏家庙碑》拓本,
作为苏明理的临摹范本。“颜体楷书,端庄雄伟,气势开张,最适宜初学者打好根基。
”“你且从这最基础的笔画开始临摹,每日不可少于百字,务求形神兼备。”周夫子叮嘱道。
苏明理恭敬地应下,小心翼翼地铺开母亲给他的那几张珍贵的草纸。蘸饱了墨,
开始了他第一次正式的临帖。他下笔沉稳,心无旁骛。虽然是第一次系统地临摹颜体。
但苏明理凭借着过目不忘的天赋和对汉字结构的深刻理解,竟也能写出几分颜体的神韵。
笔画虽然略显稚嫩,但起承转合之间,已隐隐有法度可循。周夫子在一旁看着,
捋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,眼神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。他知道,自己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!
如此天赋,如此悟性。假以时日,苏明理在书法上的成就,恐怕也会远超常人。
与苏明理一同在学堂学习的另外三名孩童,分别是比他大两岁的李家小子李二牛,
大三岁的张家小子张石头,以及最大的,已经十岁,据说是镇上某个小商户的儿子,
名叫钱小宝。这三人平日里在学堂中也算是比较用功的,但资质都属平庸。
他们昨日已经被苏明理那过目不忘的背书能力震惊得不轻。今日又看到他初学执笔临帖,
便有模有样,心中更是百味杂陈。尤其是那钱小宝,因为家里略有些钱财,
平日里在几个同窗中隐隐有些自傲。他学写字也有一年多了,自认字还算写得不错,
时常得到周夫子的几句夸奖。此刻看到苏明理这个新来的小不点,不仅背书厉害,
连写字都似乎一点就通,心中...